分类列表
新闻分类
电力设备智能化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关键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力发展的方向。对于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来说,如何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的全过程中实现管理与控制的集成与互动,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为满足智能电网的需求,在从发电到用电的整个价值链中提供自动化、IT和可控的电力设备,无疑是未来电力市场的核心。

  应该说,新型的电子式互感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预防性维修的智能组件和基于通用网络通信平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国际标准,将电力设备的智能化引入纵深。

  首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电力设备二次系统测控保护装置的数字化,对电网的测量、保护、控制和数据传输智能化、自动化和安全、可靠、优质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小型化、模块化和机电一体化,具有测量、保护、监测和传输的综合功能。准备工作对电网安全、可靠、优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这已成为国内外装备企业产品研发的主流。

  其次,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智能设备需大量采用传感器,作为数字量采集和输入。

  另外,实现供电的自动监控和智能配电监控系统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质量,有助于合理安排生产计划,节约用电成本和维护成本。未来十年,国家智能电网建设将是一个重要阶段,电力设备智能化将成为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


分享到